Anonymous
/certi.php

此部分為中山大學部必修大學之道講座認證問卷,認證標準請參閱大學之道認證辦法(另開新視窗)


本次論壇所關注的主題是「校園銅像拆遷議題」,而為了方便使用者討論,我們將本次議題分成四個面向來探討,分別由本校老師及學生共同來做簡單的背景介紹,依序為:

  1. 校史:銅像與學校歷史記憶的連結。
  2. 政治:銅像所牽涉的政治爭議。
  3. 空間:銅像拆遷與否的空間規劃。
  4. 美學:銅像本身的美學意涵。

以上分類只為方便討論,如果對此有任何想法,歡迎在下方的問卷中留下您寶貴的意見,您的回饋將是我們改進的依據,謝謝您。

校址選擇背景

中山大學於民國69年建校,設校旨意為紀念國父孫中山先生;校址原訂澄清湖區域,後因該區域乘勢炒作地皮,土地價格飛漲,引起當時主政的蔣經國總統極大的不滿,乃開放部份原屬國防軍事用地的西子灣為校地,蓋因土地係國有,不再有炒作的問題;而當時西子灣的山坡處(現工學院)為動物園(後遷壽山現址),平地則叢林茂密,與今日之校園風貌相去甚遠。

校園設計競標過程

中山大學在規劃校園時,創校校長李煥先生,非常慎重,打破公家機關直接發包的方式,而用報上刊登廣告徵求設計圖競標的做法,徵得16家建築公司參與競爭,並由李煥主持,將16家的模型與圖樣移到總統府,請蔣經國總統及當時行政院長孫運璿過目,蔣、孫二位皆表示尊重評審委員會決定,由當時的山耘公司得標負責校園工程。

銅像及紀念廊施工完成

民國72年,也是建校的第三年,文(現社科)、管、理、工及行政大樓陸續完成,乃籌劃「國父及蔣公紀念廊」的興建,於民國73年1月13日,由李煥校長正式核准紀念廊的訂約發包,由江正宗及喻肇川建築師事務所實際負責施工,並於是年9月完工驗收,所費約為新台幣800萬(含銅像及紀念廊);揭幕典禮則於民國74年4月5日,由第二任的趙金祁校長主持。

蔣孫銅像雕塑的虛擬

目前正式的文書及文獻並沒有記載,孫中山及蔣中正銅像為何一起放置在紀念廊中,但當時參與其事的事務主任,現高齡96歲的丁德成先生,則沒有疑惑地表示:「當然一起紀念!」,而於民國70年即到校服務的廖達琪老師,則記得總務處事務組同仁曾提起為了塑造孫中山及蔣中正在一起的銅像,頗費了些周折。因為蔣介石總統和國父孫中山先生檔案記錄中一站一坐的合照,都是蔣介石非常年輕的樣貌,因他於民國13年在廣東晉見孫中山先生時才36歲,而孫先生已經近60歲。但如依照蔣36歲的型態來雕銅像,與他後來在台灣常出現的形象,可能相去太遠,所以當時是以蔣介石先生於民國26年以後抗戰時期所著委員長軍裝的照片來雕塑,其時國父孫中山先生早已仙逝(民14年);所以是後人因應當下的時代環境,將他們的銅像如此擺設。

哈佛大學虛假銅像的故事

廖達琪也表示國外的哈佛大學,也有一座銅像,銅像的說明文字有3個錯誤,哈佛學生導覽時稱為是「有3個虛假的銅像」,3個虛假分別是:

  1. 銅像雕的是John Harvard,很多人以為他是Harvard創辦人,但其實不是。
  2. 銅像刻著John Harvard的生卒年月,是不正確的。
  3. 其實,銅像雕的也不是John Harvard本尊。

這種顛覆的說法,卻相當程度的反映了哈佛大學懷疑求真的學風,及做為世界頂尖大學的幽默自信。 至於中山大學的各方豪傑,如何看待孫蔣銅像的虛擬情境,以及如何進一步處置,就有請在iConcern上盡情發揮了!

背景

「去蔣化」為一系列改變或移除昔日蔣中正或蔣經國執政時期的影響痕跡的運動統稱。大規模的「去蔣化」運動發生在2000年後,針對蔣介石主政時期政府對人民的壓迫。「去蔣化」的另一理由是否定獨裁政權的執政正當性來為邁向民主政權的目標鋪路,等同轉型正義的一環。2007年起,民進黨展開一連串政治活動,認為蔣介石要為二二八事件時屠殺台灣人(意指事件後期的清鄉行動)和後期白色恐怖的罪行負責,因此認為應該去蔣化,進而要求中華民國國軍移除營區蔣氏銅像,以及進一步拆除台北市中正紀念堂圍牆。

各方觀點

支持去蔣化的民眾與政黨認為,移除對於蔣中正及國民黨崇拜的圖騰是必要的。因為在民主自由開放的社會,不應該對一黨一人有高度的崇拜,也就是「造神」,過去的執政黨執政者已在當代歷史留名,無須再過度尊崇。

中共與中國媒體對於泛綠的去蔣化政策採取批判態度,他們反對「去蔣化」,且定義為「斬斷台灣與中國歷史的聯結,等同推動台灣獨立運動」。

國民黨支持者,特別是1949年隨中華民國政府撤退台灣的人士,他們隨著國民政府撤退至到台灣,為國民黨與中華民國政府付出與奉獻,並在台灣得以安家立足,因而在情感上文化上對於兩蔣有很強的認同感與歸屬感,而「去蔣」無疑是否定他們的認同與歸屬。

就這個議題來說,我們可以思考幾個問題:

  1. 你如何判斷網路上有關蔣介石功過的觀點的真偽?
  2. 你認為一個歷史人物的功與過應該要如何衡量?如果對不同族群來說,其對歷史事件的解讀是有衝突的應該如何看待?
  3. 你認為一個歷史人物的功過比例應該要達到甚麼程度,才值得被立像紀念?
  4. 你認為支持拆除銅像,必然同等於去威權?也不會再豎立新的圖騰與政治崇拜嗎?你認為不支持銅像,就必然等於支持威權,缺乏歷史反省,並不支持轉正義嗎?
  5. 你認為「去蔣化」過程中最重要的是打倒圖騰與崇拜?拉倒銅像?使其被人民自然遺忘?還是「讓偉人從神壇上走下來,以當時社會經濟與政治狀況為背景,討論歷史悲劇原委」的機會?
  6. 你期待「去蔣化」的結果是道歉?賠償?反省?還是和解共生?

引言

2016年9月的那次風災,讓我們失去了菩提樹,我們才明白一個公共空間的價值。公共空間,便是任何人都可以去,在那裏可以休息、閱讀、擺攤和朋友小聚,附近居民也會在這跳舞。它是多功能的,卻不是被刻意界定它的功用,是居民(學生、老師、職員和校外遊客)發揮他們的想像,不經意地賦予空間多樣性。
可是除了菩提樹外,我們哪裡還有這樣的空間?不論是哪個學院,到了假日無不層層枷鎖,雖開放幾間廁所,卻已是最大程度的寬容。有時連一般學生都沒得使用,更何況遊客。
我們或許可以去創造更多公共空間,試想那無邊際的可行性。好比中庭的銅像吧,它也是個公共空間,卻因兩個銅像和腳下的台階的關係,你不會在那吃飯、討論報告……,那裏是個舞台,卻因為銅像的佔據,不會有人在那裏表演,於是用途只剩有獻花、拍照和砸派,勉強再打打道館。
那裡或許就是為了紀念,卻浪費校園寶貴的中心空間,釋出那塊高台後,他能做甚麼呢?不論是何種,空間一定釋出便有人去使用,屆時便能看見中山校園的活力。

我們要你知道的是

「面對越來越貴的教室與場地,銅像移走後的公共空間可以是解決這個困境的方法之一,但既有地標對師生的情感記憶,在空間配置改變後的焦慮與斷裂,要如何修補呢?」

本校銅像地處校區核心的黃金地帶,近理工、社館學院,正對行政大樓、背倚圖書館,是所有學生生活、上課的必經之處。然而,銅像目前除觀瞻、擺設外,並沒有其他裨益學生學習、活動的功用。
中山大學由於近年來日益高漲的教室場地租借費、舊場地不敷使用,學生對於各項功能性公共空間的需求,是日益增大且迫切,在這樣的情形下,銅像移走作為校園公共空間的想像,會不會是解決公共空間不足的方法?
但是對於許多校友、師生來說,銅像所象徵的是生活在中山的情感記憶,移去了銅像,代表著所度過的回憶可能不復存在,我們應該如何共同解決這個難題?

難題一、系所場館自負盈虧後的教室租用漲價潮

綜觀本校各系所的教室借用價格,可以發現幾乎都已悄悄的漲了價。以最近期漲價的社科院來說,各教室的借用價格大約漲了30%而這樣的漲價並非單一特例,海、管、理、工學院亦分別於近年調漲部分教室借用費用。
在系所需自負盈虧的政策方向下,系所無法大方的將場地無償借予學生,學生無法找到討論課業、辦活動的空間,對於自主學習、學生之間跨領域學習與連結的效果大打折扣。
而新辦的國研大樓,場地不僅新穎且設備完善,惟其租金之高,學生大多無法承擔,也難得見到學生以國研大樓作為借用的場地。

難題二、供不應求的校園公共空間

若是需要非靜態的活動空間呢?以菩提廣場來說,是學生人潮匯集之處又不須租金,因此常常供不應求,據課外組場地租借系統,活動旺季105學年度11、12月來說,共八周的時間裡共有39日、 42筆申請,扣除掉假日以及期中考周,其實可見學生使用頻率不僅高,且供不應求,常常會出現需要協調的狀況。

難題三、銅像區作為他用的想像

以台大圖書館前的振興草皮來說,原是孔子雕像的預定地,但後來因故沒建成,改為現在開放空間的大草皮,是許多學生在團康會使用的地方,也曾有野餐活動在這裡舉辦。本校亦有劇場藝術學系,銅像移走後的高台,或許也可以是一個開放式的表演場地。若要改做靜態活動,以半室內的將現有的屋頂植滿藤蔓、也有可能是師生休憩、討論報告、互相交流甚至策展的地方。
銅像區作為他用,或許會是公共空間不足的解方之一,但面對到校友、師生,對中山既有地標的情感記憶,在空間配置改變後的斷裂與焦慮,應該要如何並存並改善,是我們可以思考並改進的方向。

哲學與美學的面向

從大學的目的及精神來看,現代大學教育的目的在於培養人具備獨立思考及批判的能力,在啟蒙精神「去蒙昧」、「勇於思考」的遺緒中,大學精神強調挑戰權威,對任何知識保持一定的懷疑態度,藉以獲致思想和行動的自由。也因為思想和言論不受威權拘束,因此大學往往扮演整個國家創新與進步的動能。

從歷史來看,銅像的設置起源於西元前一世紀。羅馬帝國的開創者及獨裁者屋大維,除了在政治上大權獨攬,追殺政敵和力主共和的人士外,在軍事上,對外長年征戰,對內則展開大屠殺,也因此導致當時羅馬帝國幾乎處於法律崩傾的狀態。為了在帝國所有大小市鎮宣傳自身權威,因此下令工匠製造無數如神像般的奧古斯都帝王石像,強調其權力、榮耀與治理的範圍,並藉此發揮震攝作用,讓人民如面對神明般地敬畏統治者,以確保能永久地統治帝國。

哲學與美學的面向

從美學的角度來說,政治人物的銅像設計往往強調威嚴,因此顏色單調、線條拘束且僵凍。中山大學校園內的銅像設計,白色屋頂是特定政黨的黨徽,白色屋頂的沈重與封閉,對比於兩側的綠樹與藍天,顯現了視野上的侷限。從銅像的規模來說,相較於國外著名大學例如柏林洪堡大學門口的洪堡兄弟銅像,或法國索邦大學內的雨果和巴斯德的雕像,中山大學的銅像亭顯得龐大且集中。從存在的形式與儀式來看,兩位政治人物銅像與學術的關聯性相去甚遠,歷年於11月12日校慶當日,皆會由校長率領全校舉行銅像獻花致敬典禮,也讓銅像亭仿若靈寢。

洪堡圖

幾個可以思考的面向

若大學教育強調獨立思考、追求精神自由、挑戰威權,那在大學中擺放為了展現權力、震攝人民,讓人民從精神到行動都受到限制的政治人物銅像,是否符合大學存在的意義?

若銅像設置是為了鼓勵學術精神與科學創新能自由展開,那擺放政治人物的銅像或思想家的銅像,何者較適合?

若大學強調精神的自由、開放、生活美感的創造,大學中存在一座從美感風格來說,封閉、單調、沉悶、威嚴的銅像亭,是否讓校園壟罩於保守、死氣沉沉的氣氛中?

若大學強調批判權威並保持懷疑的態度,面對尚未釐清的歷史責任,面對台灣土地曾發生過的悲劇,大學中是否該保留在歷史角色尚有爭議的政治人物?

若保留銅像,以此扮演教育意義,讓大學師生時時刻刻都省思,這塊土地過往的歷史中,雖然曾有過威權體制和白色恐怖,但我們如今依舊生活在一個自由且民主的國家,享受大學裡的思想和言論自由等權利,時時刻刻提醒眾人不可忘記這段歷史,並為此繼續捍衛自由、正義、民主的台灣社會共存價值,那銅像是否有保存的意義?

非常感謝您的填寫


我們會盡力保護您的資料,並將不會將之使用在任何營利行為上。

確認送出